也许是喜欢怀旧的原因,一直以来总喜欢研究古旧老地图,喜欢在古旧地图里泛海乘舟。业余时间也总是喜欢关注大别山红色历史,今天猛然发现一张《立煌县建制划入地区示意图》,如获似宝,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关注的目光。
“立煌县”不就是现在的安徽省金寨县吗?那可是盛名在外的革命老区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征战,谱写无数铁血传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追求幸福美好生活。
在红四方面军前身即红一军正式创建前,大别山地区先后暴发过三次震惊中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史称“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在这三次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大别山地区分别创建了红三十一师、红三十二师、红三十三师这三支红军部队。1930年夏天成立的红一军,就是在这三支红军基础上整编而成的。其中“商城起义”及与之有关的红三十二师,“六霍起义”及与之相关联的红三十三师,其暴发地和诞生地都在今金寨县也就是解放前的原立煌县境内。
闲暇之时曾与一位喜欢红色历史的朋友谈大别山地区的红军创建史,朋友义正严辞地反驳我:商城起义的暴发地在河南省商城县南部,而金寨县属于安徽省,因此商南起义和红三十二师的成立,与现在的金寨县没有关系。当时还争论了好长时间,最终后达成一致。到底有没有关系,我说了不算,历史说了算。对于不了解行政区划变迁史的人,辩解再多也没有用,但古旧地图上的标识却一目了然。这就是我今天专文谈论《立煌县建制划入地区示意图》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够对喜欢大别山地区红色历史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在红一军及之后以此为基础扩编而成的红四方面军如火如荼创建鄂豫皖革命地时,大别山地区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设置过金寨县,也没有设立过立煌县这样的行政建制。立煌县首次出现是在1932年秋。那一年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西征,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惨遭敌人肢解,包括鄂豫皖中央分局首府所在地新集、豫东南和皖西道委的党政机关所在地,全部被敌人侵占。少数留守的红军部队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在原有根据地内部的城镇根本无法立足,只能四处打游击,再伺机重建红二十五军,坚持革命斗争。为了扼控打压革命力量,蒋介石对大别山地区的行政区域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在维持原有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分割相关原有县制的边界地区,新设置了礼山、岳西、经扶、立煌四个县,以此加强对原有县制边界地区的反动统治。
国民党新设置的礼山县,由原湖北省孝感、黄陂两县的部分区域,与河南省罗山县的一部分区域合组而成。岳西则由原安徽省潜山、霍山、英山三县的边界地区合组而成。经扶县由原河南县光山县、湖北省黄安和麻城二县的边界地区组成;而立煌县则由原河南省商城,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固始等五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礼山县因境内有礼山而得名,解放后改名为大悟县。岳西县的得名之由,则因“新县区域,适居潜岳(指古南岳,即今天柱山)之西,即以岳西名之”。经扶和立煌两县的得名,却出自于国民党两位将军的姓名。经扶为刘峙之名,立煌则指卫立煌。在第四次反“围剿”期间,刘峙率先率部攻占鄂豫皖中央分局首府所在地新集(今河南新县县城),卫立煌则率部首先攻占了皖西北道委党政机关所在地金家寨。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竟然打破活人不树碑的先例,别出心裁的以此二人之名分别命名新创设的两个县。此即立煌县得名的真正由来。
从《立煌县建制划入地区示意图》这张古旧地图上,可以非常清晰地梳理出立煌县创设之初,其辖地组成的具体概貌。它就是在原先已经存在的5个县的边界地区,经过分置整合而成。包括原河南省商城县南部,原安徽六安县西部、原安徽省霍山县西北部、原安徽省霍邱县西南部、原安徽省固始县南部。其中划入立煌县面积最多的是商城县,其次是六安县,划入面积最少的则是安徽省固始县。
由原商城县析出的地域,包括和区、乐区全部及康区一部分,共14个半保:竹上保、竹下保、佛上保、佛中保、佛下保、清上保、清下保、溪中保、溪下保、七镇寨保、蒙上保、蒙下保、溪上保、双河保等。
由原六安县析出的地域,包括六区、七区全部,共21保:七上保、七下保、南庄畈保、新店保、古碑冲保、八斗斛保、茅坪保、响山寺保、槐树湾保、十八道上保、十八道下保、大小孟上保、大小孟下保、苏上保、苏下保、疃上保、疃下保、水磨滩保、第三冲保、黄石保、麻埠。
由原霍山县析出的地域,包括六区全部14保:西界岭保、桐桃园保、彩霞岭保、长山冲保、前畈保、后畈保、黄氏河保、渔父潭保、十八道保、永佛寺保、匡家畈保、马家畈保、河西保、河东保。
由原霍邱县析出的地域,涉及到其原第一、第二区,共有3个保:开顺街保、白塔畈保、八里滩保。
由原固始县析出的地域,涉及到长江河以南的2个半保:长江河保、金家寨保、李桥保。
此外,曾有资料称湖北省麻城县的极少部分山村,也被划入到新组建的立煌县,但详情实在难以查到。若有知情者烦请告之,便于笔者修改更正,还历史本来面目。
综合以上统计情况,由国民党建置的立煌县,当时共包含55个保。地跨原豫、皖两省之间。其县名虽然以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四军军长卫立煌之名命名,但所委任的首任县长并非卫卫煌,而是国民党少将严尔艾。
立煌县初设之时,本明文指定其隶属于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但两年之后就出来了异动。已经划入该县管辖的原安徽籍绅董们,不断有人上书安徽省政府,称立煌县距河南省会开封实在是太过遥远,办事极不方便,要求归隶安徽。经国民政府内政部批准,1933年4月立煌县不再隶属河南,而是改隶安徽,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六安)管辖。于是,安徽省政府就重新向原已任命的严尔艾颁发了新的委任状。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会陷落日帝之手,1938年6月其省会搬迁至此,这里开始成为国民党鄂豫皖战区的大后方,直到1945年11月。国民党将领廖磊以第21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主席的身份,曾长期坐阵此地。1939年10月,廖磊因病去逝,终年50岁,安葬在槐树湾响山寺后山。
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其麾下三纵八旅于1947年9月2日攻克立煌县。两天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改立煌县之名为金赛县,以梅山镇为县城至今。
这就是《立煌县建制划入地区示意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简明而直观地记载了金赛县的前世今生。对于金寨县地域之内所承载的那些厚重而深邃的红色历史,将另以专文阐述之。
编后按:原创不易,原创红色历史更不易,肯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