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一年来,资管机构们都经历了些什么?时下的转型进入到何种阶段、还面临着哪些问题?未来几年中的机遇和风险在哪里?
7月20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9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之大类资产配置主题论坛上,来自银行机构、信托机构和财富公司的人士对以上话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真正的挑战还没来”
银行理财转型到现在,市场到底怎么看?天津银行资管部总经理刘刚领表示,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要解决好定位问题,例如,中小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投研能力方面重点打造资产配置、固定收益和委外管理三个支柱。
他认为,到目前为止银行理财的转型应该说是相对平稳,但其实真正的挑战还没有来,转型没有进入深水区,过去的顺风顺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市场比较配合。427新规到现在,整个大类资产特别是固定收益资产相对表现稳定,甚至向好。第二,银行理财利用现行规则尽可能发行摊余成本法计量产品,稳定净值波动,但这两个因素不可能是一直存在的。到明年底,存量预期收益产品全部压缩,集中发行净值化产品,理财规模可能会缩减,规模缩减对产品流动性、整个资管行业、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还没有充分的预估。
去年以来,紫金信托也做出了一些调整,提出了成长一家特征鲜明的细分市场领军企业的发展战略,其中核心的两个词一是特征鲜明,这是差异化的体现,二是细分领先,这是专业化的体现。“今年在内部我们提出了,做好加减乘除,对内做减法,收敛聚焦,把精力集中在长期可持续的专业领域上,对外做加法,做大朋友圈,加大与各类专业机构的合作力度。”
光大信托副总裁刘向东表示,新规后,光大信托对公司战略进行了设定,新的战略目标是发展为全方位领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一流信托公司,“资产端主要是在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消费金融这几大方面,把信托业务做深做精。”
陆家嘴信托副总经理许丹健表示,作为一个国有信托公司,陆家嘴信托本身也是聚焦在有相对优势的领域里发展业务,为投资者在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较高收益的产品。新规以来,主要是根据新规要求在产品端、资金端做了一些相应准备调整,比如说产品净值化管理的相关准备、合格投资人的人数认定要求等。
与此同时,许丹健也指出,新规也为信托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以前信托公司以非标融资业务为主,在新规出来后,我们会加快在股权类和标类债等业务领域研究和布局。
房地产信托强监管怎么看?
刘燕松认为,对近期监管加码房地产信托这一行为不必过度解读,房地产一定是监管机构的敏感区域,对房地产信托的强监管会是一个常态。从信托公司的角度,未来房地产市场更多会从原来做增量市场向做存量市场转变,这其实也在倒逼信托公司尽快做出转型。
刘向东说,房地产信托业务面临着转型。具体而言她提出了三大方向,一是股权投资方面,要加强项目的评审标准,也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二是房地产领域工具方面也需要有一些创新举措,比如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是国际上通用的方式,标准化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工具等。第三,整个信托行业也要更加聚焦实体经济的需要,要围绕各类消费需求促进多元化发展。
许丹健说,二季度部分二线城市土拍市场急剧升温,同时上半年数据出来后,发现金融体系40%-50%的资金还是流向了房地产,因此监管部门及时出了调控政策。接下来会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房地产融资量会大幅下降;二是融资价格会上去;三是融资业务的风险会相对降低,因为后面能融到资的基本是优质企业,房地产信托产品相对会更安全。
未来两年,风险和机遇何在?
刘刚领认为,宏观经济虽然存在很多挑战,但现在比2014年的时候要好,比2017年那一轮也要好。具体到大类资产,他认为,债券市场高位震荡,股票市场低位筑底,信用风险继续暴露,产能出清进入中后期。随着无风险利率中枢下移,下半年对固收和权益市场并不太悲观。固收领域看好中高等级信用债和可转债,类固收领域看好消费金融。
风险方面,刘刚领指出,有两大领域值得关注。第一是城投债务,这个市场30-40万亿的体量。部分城投融资面临现金流压力,目前也在积极化解风险,但由于城投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而且系统性风险较强,一旦发生违约对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他认为个人消费金融违约率上升可能是第二大潜在风险点。去年全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占到76%,今年上半年60%左右,目前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要素,我们观察到目前信用卡违约率也在逐渐上升。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下滑,企业收入承压向居民收入传导,未来居民部门杠杆水平和消费金融的违约率值得密切关注。如果消费金融违约率大幅上升,可能会对整个宏观经济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刘燕松透露,将来会选择几大领域进行更专业性的投入,第一个是产业金融方面,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产业金融在具体行业选择上,从安全性的角度,不会选择那些高增长或者创新性很强的热点行业,更倾向于选择一些产业逻辑清晰、发展态势明确的行业,发展这些行业头部效应聚集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投资机会。
他继续表示,第二个选择的是房地产领域。全球范围内未来至少一段时间都是货币政策比较宽松的状态,可能会是新的一轮核心资产的投资机会,因为在货币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核心资产是抵御通胀,甚至抵御汇率风险的好资产。
刘燕松的第三个选择是普惠金融。他认为,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周期,最早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行业红利已经消失了,在这个行业重新分化和重新细分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和机遇。
刘向东则表示,未来还将围绕信托的本源来完善产品线。第一是发挥固定收益市场的优势,围绕资本新规布局净值化的产品。第二将适当针对资本市场和权益投资,也是选择优秀的上市公司和优秀的合作团队来推出相关产品。第三是实业的领域,基础设施、房地产这些传统的业务领域,未来我们可能还要在消费金融方面,这个是作为我们公司的重要战略方向。
除此之外,她还透露,光大信托目前也正在养老信托、财富管理家族信托、公益慈善领域积极发力。
许丹健则鲜明地表示,总体上股票市场要优于非标债权市场,非标债权市场优于标准化债券市场。当然几个市场都是结构性的机会,需要有很强的主动管理能力去选择好的投资标的和管理机构。
具体而言,他认为,过去五年,资本市场监管机构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出台,中国A股慢慢国际化,价值投资开始得到更多认同,并且有了赚钱效应,这种风格比较适合机构投资者;
而债券市场,目前整个市场是宽货币、紧信用。所以好的债券、安全度高的债券收益率非常低,而不好的标的违约风险很大。而在潜在风险方面,目前来看债券市场的民企信用风险还没出清,仍将继续。
作为财富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徐子惠从产品端的角度提出了几大建议。她指出,第一,从投资的角度,资管产品要尽可能投资到实体经济中去;第二,希望未来资产方尽可能发行结构简单、底层清晰的资管产品;第三,目前的市场环境,更适合一些流动性比较强,并且资产质量相对来讲更优的产品。“至于收益率是很多客户排在第二位的选择,更多还是看标的能不能看懂,能不能理解透,能不能真正的解决现在的诉求。”
如何构建财富端?
新格局下,各大资管机构开始重新审视财富端的重要性,并且正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构建财富端渠道。
刘刚领表示,资管转型中,银行机构都比较焦虑,一是焦虑银行资管的投研能力不够,二是焦虑低风险客户面对净值波动是不是要流失。他认为,虽然银行资管投研能力上还有很多不足,只要发挥银行在资产配置和固定收益领域的固有优势,逐步弥补其他资产类别短板,相信银行资管可以为客户创造稳定收益。举个例子,在权益领域银行资管可以利用被动投资或者半主动投资策略构建资产组合,而且根据国内资本市场过去十年统计数据,很难证明主动投资明显优于被动投资。
他指出,银行资管在新的格局之下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渠道建设,这是我们核心的竞争力。如何打造?一是多样化渠道建设,这有四个维度,包括线上、线下,直销、代销,分别对应银行线上、线下渠道,外部线下代销以及互联网代销渠道。二是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相结合,“有人提出,银行资管要向上游、投行化发展,但是我们的观点,应该是信托、券商向投行化的方向发展,银行资管更应该跟财富管理相结合,逐步建立产品经理、投资顾问团队,将投顾能力系统化,巩固银行资管客户端优势”,三是科技驱动为核心改造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将成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领域核心驱动要素。
睿博财富总裁徐子惠表示,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可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即“未来可期”。即使到今天,市场形容“一片哀嚎”,但其实还是有很多藏富于民,只是不敢投资。“很多金融市场乱象出来之后,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代表哪一方?肯定是代表客户一方,但如何中立、客观地代表客户这一方呢?还是要选人和选产品。”
她强调,过去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存在道德风险,产品选择驱利明显,现在都在强化专业培训,产品上调整遴选范围,选择标准化、质量优的稳健型产品,“我们理财师持证率达90%以上。”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