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内外十家博物馆、图书馆在天猫推出20款数字藏品,总量达2.5万件;就在同一天起,广东省多家博物馆陆续在不同平台上线21款数字藏品,合计发行量约6.5万份……
不光数字藏品“扎堆”上线,近来不少文博爱好者也发现,不少博物馆的线上“数字版”不仅形象复制了线下博物馆,就连线上展览也是多年前旧展览的再现,从内容到体验相当“同质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迭代,以及受疫情影响的博物馆闭馆、限流,“云上逛展”成了不少博物馆持续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方式。日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今古集”以“博物馆数字化的创新力量”为主题,联合甘肃省博物馆在上海举办线上活动,与会专家们表示,“云上博物馆”或成为未来常态,提质增效的关键是“创新”和“互动”。
数字博物馆连鼠标都一样难用?
5月18日一早,尽管上海快递仍在逐渐恢复中,爱好文博的市民刘洁就在天猫敦煌研究院旗舰店上下单了“守宝龙摆件”,但她的目标其实是随摆件附赠的限量版“敦煌天龙八部数字藏品”。就在这一天,仅天猫就上新了20款国内外十家博物馆、图书馆推出的数字藏品。
敦煌研究院上新的“数字藏品”
与原先“简单粗暴”直接发售文物虚拟影像不同,这一波数字藏品有了明显“二次创作”的痕迹。刘洁此次收到的“敦煌天龙八部数字藏品”并未直接使用文物形象,而是一个戴着龙头帽、身着敦煌壁画典型服装的玩偶形象,玩偶身体还做出了莫高窟雕塑经风雨侵蚀后的效果。不过她也发现,尽管有所创新,但将文物元素与卡通化形象结合,成了这一波数字藏品的主要形象之一。
据悉,今年4月国家文物部门曾组织召开的数字藏品相关座谈会,明确“文博单位不应直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发售”,但经二次开发后的博物馆数字藏品仍方兴未艾,部分数字藏品价格达到700元。“市场有需求,我们总会主动或被动卷入其中。”有业内人士表示,故宫文创出现了冰箱贴、贴纸,不少博物馆文创就推出类似产品;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各类考古盲盒也纷纷出现。但基于用户需求和博物馆特色进行的线上创新开放,仍然不够。
不仅仅是文创产品和文物衍生品。一些市民在逛各地博物馆时也发现,“云上观展”的方式和体验感越来越相似。家住漕宝路的文博爱好者秦先生疫情期间“云”逛了很多博物馆网站,越来越觉得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将常设展厅做成VR展厅,再将部分特展作集纳记录。”秦先生吐槽,有一家博物馆最新的特展还是2018年的,很多家博物馆的VR展厅“连鼠标操作过于灵敏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家住浦东新区三林镇环林东路的文博爱好者倪先生在线上参加一场博物馆举办的文博讲座时,“主办方就是简单地把摄像头对准专家,专家对着自己的电脑介绍文物细节和背后故事,背景连文物图片都没放一张。不加后期特效制作,没有任何互动问答。难道发个链接上网就算‘云上’了吗?”
“云上展览”看不出基于线下特展
“既然把博物馆搬到云上,我们所希望的,肯定不仅是博物馆线下展览的翻版。”秦先生以上海博物馆网上展览“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为例,线上展览以地图为界面,分为“乡土”“风物”“故人”“浮生”四个专辑,穿插着“插花”“点妆”和“仿古绘画”等多个能在网上便捷完成的互动环节,“如果不是事后听介绍,我压根不知道这个网上展览是基于此前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重新策划制作的,我以为是一个全新的原创展览。”
在“博物馆数字化的创新力量”主题活动的发言中,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耀申认为,原创内容的缺失、呈现方式的单一、受众定位的模糊等现实问题,是造成“云上博物馆”观众体验和传播效果欠佳的主要因素。他总结归纳出“云传播”过程中的“流量规律”:5分钟以下时长的短视频更容易受到互联网欢迎;好的创意策划一定要有成熟的形态作为支撑;应突破传统展览数字化采集,实现知识获取与按需传播、个性化定制与交互式体验相结合,“适应变化,深入探索、勇于创新。”
博物馆“打开方式”更丰富
此次活动上,甘肃省博物馆在线首发了基于馆藏画作《金城揽胜图》制作的活态影像,画中昔日的兰州古城,通过3D建模立体还原出黄河、城楼、园林等景物。据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介绍,这部5分钟的影像还原只是《金城揽胜图》活态展示数字化保护项目的一部分,“在博物馆内展示时,画作中的每一处建筑和景点都是可以被‘打开’的。活态展示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我们调阅了大量兰州市老照片和历史测绘数据,将清代晚期兰州市整体布局、城市街景、早期工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全部进行了数字化的呈现。”
《金城揽胜图》线上展示源自绘画又不止于绘画
在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览展陈事业部总监黄金星看来,未来“元宇宙”社区中的博物馆,不应是传统的观展体验和单向输出的公众教育,“博物馆有更丰富的‘打开方式’,‘逛博物馆’能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新华社
作者:缴园园
来源:作者: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