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深兰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调试计算机视觉工业检测标准化装备。 (资料图片)
自动驾驶、机器人、工业智能化……成立于2014年的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已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主要从应用场景入手,了解用户需求,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各行各业。”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说。
助力高质量发展
“对人工智能企业而言,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我们要努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领域中,为用户降本增效。”陈海波说,目前,深兰科技已为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服务。
今年7月,深兰科技与洛阳市科技局、工信局共建的工业智能化洛阳中心正式揭牌,主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在工业智能化洛阳中心的推动下,洛阳希微磨料磨具有限公司采用深兰科技自研技术——机器视觉3D激光轮廓传感检测系统,对磨刀石进行表面检测。据测算,该系统安装进设备后,磨刀石表面检测产线将由原来人工检测的每片料10秒提升至每片料6秒,每班次工人数量可节省2人,不仅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深兰科技紧盯工业智能化领域,集中资源精心谋划、前瞻布局。公司根据工业企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随着案例增加、数据积累,公司开始探索打造通用型智能工业检测设备,比如,工业平面材料检测设备“剑齿虎”、工业异构材料检测设备“剑齿象”以及医药灯检检测设备“金雕”等。
目前,工业平面材料检测设备“剑齿虎”已在深兰科技洛阳工厂投入生产,很快将有一批产品下线。据介绍,该检测设备适用于光伏、面板、玻璃、木材、板材、胶合板等多种产品制造,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快速检测来料,为生产线管控提供数据支撑,打造标准化检测流程。“剑齿虎”项目产品经理王新茹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研发团队考虑到检测物料可能存在尺寸较大、类型多样、瑕疵缺陷等情况。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不同程序和算法,可以快速准确获得完整物料图像信息。”
此外,深兰科技还针对部分中小企业短期内一次性购买AI质检设备,占用资金量过大的情况,推出合同增效管理商业模式。该模式采用“前期设备免费用,后期费用按比收”的方式,在中小企业使用设备后,按照实际产生降本额和约定比例,阶段性收取相应费用。如今,深兰科技陆续收到来自企业与地方的许多合作订单。
关注高品质生活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深兰科技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市场需求,在服务机器人和AI医疗两个领域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
深兰科技旗下弗徕威智能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张殿礼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维拉机器人,目前主要用于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未来将进入家庭,辅助家庭养老。
“这款机器人具备安全监测、主动干预、语音交互等功能,可以监测老人在家中的实时情况。同时,机器人具有距离识别功能,可根据声音精准定位并自主运动到用户身边提供服务。”张殿礼说。
维拉机器人之所以能做到自主寻人、随叫随到,得益于深兰科技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研发了熊猫智能公交,目前在多个城市示范运营。在此基础上,公司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在机器人领域,开拓了低速自动驾驶新场景,赋予机器人环境感知、自主规划路径、自动避障绕行等智能化功能。目前,公司的机器人产品不仅有康养机器人,还有智能室内清扫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等,为智慧社区、智慧环卫提供了解决方案。
实现高效能治理
2020年10月,升级改造完成后的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亮相。步行街改造的一大亮点就是“智慧街区”平台的建设。
陈海波告诉记者,深兰科技利用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江汉路步行街打造了一整套智慧街区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的算法开发是研发团队遇到的一大挑战。街区人流量大、存在大量遮挡、掺杂非机动车等各种情况较为复杂,每种情况识别检测均需要不同算法支撑。”陈海波说,研发人员通过反复测试、验证,确定建模方法,降低计算复杂度,最终完成了覆盖街上行人、车辆、火情检测等的全方位算法体系。
深兰科技在智慧街区建设中,还探索应用个人数字化。公司研发的虚拟IP数字人“江妮”具有声音识别和记忆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聊天内容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收集汇总话题,给用户带来趣味体验。“建立虚拟AI角色的困难不仅是要让其看起来更真实,还要贴合江汉路的文化底蕴,使角色形象有温度、有亲和力,拉近与市民游客的距离”。陈海波说。
除了升级改造“智慧街区”外,深兰科技的边缘计算产品还为电梯维修保养提供智慧大脑,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深兰科技开创了“集中式电梯智能管理保险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对电梯的实时监测、精准保养、按需维修。公司在电梯内加装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模块,可以实时动态监测电梯运行情况,及时发现上报安全隐患,既能提高电梯安全性,又能控制维修成本,还能为监管部门提供详实数据。
陈海波表示,深兰科技将进一步增强硬件制造能力,持续发挥技术全面性、产业多元化、商用落地能力等优势,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