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bat人工智能人才和bat人工智能人才招聘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bat人工智能人才以及bat人工智能人才招聘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没接触任何编程语言,该怎么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呢?
其实人工智能技术最主要的并不是编程能力,它最主要的就是包括概率统计理论,矩阵理论,以及运筹学等相关的数学知识,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偏向理论性逻辑思考和算法调优而不是运行代码。
第一步:熟悉和了解底层数学知识
掌握和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底层的数学理论支撑,概率论,矩阵,凸优化算法的设计和原理,包括流优化手段SGD,牛顿法等优化方法。
第二步:特征工程
python相关的数据预处理库(毕竟python是现在世界第一语言了),原始数据特征构建,特征选择,构建新的特征值,缺失值的处理等
第三步:机器学习相关算法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算法,分类算法相关的原理,度量指标,算法变种,包括GBDT,ADABoost,集成学习模型的原理和算法。
分类算法,KNN算法,贝叶斯,SVN等算法相关的原理。
这些算法最好都对应相关的案例学习,不然光看算法很不容易理解,也可以扩展一下回归相关的算法,看你要研究和学习的方向不同而定
第四步:深度学习
学习一些最新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Caffe,Theano,BP和PyTorch等。人工智能包括众多的分支领域,比如大家熟悉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和模式识别等。详细的可以参考以下两个链接:
https://www.qcloud.com/community/article/451090001487836806?fromSource=gwzcw.59305.59305.59305
https://www.qcloud.com/community/article/834521001487836126?fromSource=gwzcw.59306.59306.59306
其实零编程基础最主要的就是不要怕,迈出第一步就好了,无论是自学(网上现在有很多教学视频)还是报班学习(系统学习),只要坚持下去,都会有不小的收获,学习一项技能最好的时候是它刚刚出现的时候,其次是现在。
更多优质回答,请持续关注镁客网头条号~
BAT能帮中国撕掉“AI人才短缺”的标签吗?
据我在学术和工业界了解的情况是,现在我国AI基本已经是领先地位了,看看各大顶级学术会议,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或者华裔的论文。但是由于该行业发展太迅猛,所以人才培养还是供不应求,这个题目不应该说BAT帮中国撕掉,而是应该说众多的科研院校能培养相关人才。目前国家已经批准了人工智能专业,几个计算机科学比较好的学校都已经开设。可以说未来可期~
如何才能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呀?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作为一名科技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工作岗位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由于当前人工智能行业尚处在发展的初期,所以更多的岗位都集中在研发领域,所以当前要想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相关的工作岗位,往往对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有较高的要求。从近些年来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招聘情况来看,往往会集中在研究生人才的招聘上,在具体岗位上都比较倾向于研发级岗位,比如人工智能平台开发岗位等。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除了读研之外,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机构和所处的行业,来制定学习计划。随着企业纷纷上云之后,未来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相应的人才需求也会逐渐释放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通人要想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岗位除了研发岗位之外,还涉及到大量的方案设计岗位和运维等岗位,这些岗位的人才需求潜力也非常大,而且这些岗位在行业发展的初期,也会有较高的岗位附加值。以计算机视觉方向为例,当前人工智能产品要想落地应用,需要有专业的实施人员来完成方案设计,以便于让技术和场景相契合,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完成智能体的部署。从发展趋势来看,部署人员的从业规模会比较大,而且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领域的人才缺口都会相对比较大。
目前对于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可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人工智能平台的使用上,随着人工智能平台在行业领域的落地应用,未来基于人工智能平台来与行业领域相结合从而完成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相对于研发级岗位来说,基于人工智能平台进行的行业创新开发会有相对较低的技术门槛,只要经过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大部分人都能够顺利掌握。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完成大量的实践。
目前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往往都会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体系,或者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体系来打造,而这两个大的技术体系也有比较多的应用场景。随着物联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未来人工智能平台与物联网平台也会深度整合,从而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带来更多的可能。从大的发展方向来看,未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渐深入整合,这个过程也很有可能会打开一个巨大的价值空间。
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和初级职场人来说,要想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可以先从编程语言开始学起,比如Python就是不错的选择,然后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平台知识。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人工智能知识之后,建议初学者找一个实习岗位,然后在实习岗位上提升会更好一些,包括场景的支撑和交流环境的支撑等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往往需要有数据中心的支撑,这也是普通学习者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同时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对于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国内的AI人才市场现状是什么样子?
从人才布局看AI战略
AI人才根据产业链分为三类:
1、算法策略类人才:侧重方法研究,主要面向技术层,包括算法、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推荐系统、系统算法工程师、图像算法工程师、matlab建模工程师;
2、工程类人才:侧重项目实现,即应用层人才,包括搜索开发、Spider开发;
3、数据分析类:侧重对数据的理解,即基础层人才,包括数据仓库、数据分析。
国内BAT三巨头AI布局比较积极,不过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71%的人工相关企业都在做技术落地应用,在算法技术方面,55%的企业在做计算机视觉,13%在做自然语言处理,只有9%的企业真正研究机器学习。能够很快把技术应用落地是我国的优势,但是对于基层的技术研究,我国的企业实力目前还无法和国外匹敌,这是劣势。
AI人才的钱途和前途BAT三家给出的AI人才薪资均为万元级别,但阿里巴巴的AI人才薪资明显是相对比较高的,薪资涨幅也远高于百度和腾讯,这是由于阿里入局较晚的缘故。此外,腾讯、百度的平均薪资虽基本持平,但腾讯为高端人才提供的待遇要优于百度。百度作为目前AI人才储备的领头羊,其相对较低的薪资对应了更高的跳槽意向。
从工作资历来看,阿里巴巴和腾讯的AI人才行业资历更深;在职时长方面,算法、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推荐系统这四个算法策略职能在职时长百度占优,自然语言处理、搜索开发方面阿里占优,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这两个算法策略职能及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方面腾讯占优。
此外,百度高层晋升速度更快(这可能是因为百度高管跳槽问题也相对严重),阿里巴巴中层升职最快。
AI人才都从哪来?到哪去?三家公司的AI人才中,硕士学历占绝大多数,其中,计算机是AI人才最常见的专业方向,其次是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类专业。因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能大学等20所高校成BATAI人才摇篮。
吴恩达指出,公司对于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在于,他们能提供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大数据的支持。两者在机器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坏处是,公司相比高校的研究机构,更容易受短期商业利益的影响,研究成果共享也会很难,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技术进步。
除了BAT,AI人才还会流向华为、京东、新浪、搜狗、美团等科技公司。麦肯锡调研曾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可能更有利于科技板块;相比之下,传统企业不会用数据,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无法互相分享,存在“数据黑洞”。
智东西认为,国内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人才市场还比较乐观,有着比较稳定的人才培养单位和相对合理的平均薪资水平,尤其是“黄埔军校”百度出来,走向美团、滴滴等新科技公司的人才力量加上资本注入,催化AI应用落地是国内的一个优势。但基础层建设,BAT相对于谷歌、微软等国际巨头还有一些差距。
在阿里巴巴和腾讯则纷纷尝试了盈利多元化,其营收均冲高到1500亿元级别的情况下,百度遭遇了PC市场饱和导致的搜索量下降,加上去年经历的信誉风波,于是开始寄希望于基于AI的弯道超车。但缺乏多元化以及营收不乐观,人才平均薪资缺乏优势的前提下,吴恩达、王劲等高层纷纷离职,陆奇是否能扭转乾坤就很难说了,毕竟还要受到张潼带领的腾讯AI实验室和阿里“NASA”计划的冲击。
OK,关于bat人工智能人才和bat人工智能人才招聘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