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讯 4月23日上午,中国联通正式发布全新5G品牌——5G,主题口号为“让未来生长”。此举使得中国联通成为三大运营商中首个正式发布5G新品牌的运营商。
中国联通
率先公布5G品牌标志
中国联通表示,此标识今后将会全面应用到5G业务、产品及服务当中,创建和提升联通5G全新品牌形象。
当天,中国联通发布了“7+33+n”5G网络部署计划,将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等7个城市正式开通5G实验网,在33个城市进行热点区域覆盖,在n个城市定制5G网中专网,搭建各种行业应用场景。
7个城市中,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联通已签署5G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联通将在上海提升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能级,推动5G网络及智慧应用在各领域的渗透。到2021年,中国联通将在上海投资150亿元,加大5G网络的规模部署及创新应用,助推上海打造“双千兆宽带城市”。
中国联通联合了新媒体、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数十家公司,成立的中国联通5G应用创新联盟也于今日启动。该联盟计划在2020年底前,打造200家5G的示范项目,建设50家5G联合开放实验室,孵化超过100个5G应用的优质创新产品,制定20多个5G行业应用标准。
今年或许成为5G商用元年,可以看出联通已经全面加速推进自己的5G计划。对此同为运营商的移动、电信自然也不甘落后,5G建设同样紧锣密鼓。
中国移动
5G+计划——5G和4G将长期并存
截止2018年底,中国移动共拥有9亿用户,数量为三大运营商之首,可以说在此前中国移动相对其他两大运营商颇具优势。
2018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中国移动获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频段的5G试验频率资源。其中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频段为新增频段,2575-2635MHz频段为重耕中国移动现有的TD-LTE(4G)频段。虽然获得的频率许可带宽最大,但是存在清频和产业有待成熟等问题,因此对于中国移动而言,5G试验存在挑战。
在5G规模实验上,中国移动也将目光投向上海。2018年12月,中国移动宣布在上海、广州、苏州、武汉、杭州开展5G规模试验,每个城市将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还将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再进行5G业务应用示范。
3月10日,中国移动表示将于今年9月底上海将在全市范围内完成不少于5000个5G基站建设,届时相应的5G网络试商用活动预计同步开始启动,同时中国移动计划于年底前完成北京五环路内5G网络全覆盖。
3月21日,中国移动新任董事长杨杰提出移动将实施5G+计划:一是5G+4G,5G和4G将长期并存,中国移动将推动5G和4G协同,满足用户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需求;二是5G+AICDE,推动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紧密融合,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应用;三是5G+Ecology,5G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事,也不仅仅是设备厂商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通过丰富多彩的垂直行业应用,一起构建5G生态系统。
中国电信
屡次拔得头筹
相对于移动获得的复杂频段,中国电信获得的是较为国际主流的3400MHz-3500MHz的5G试验频率资源。
2018年6月,中国电信发布《中国电信5G技术白皮书》,是最早发布5G白皮书的运营商,随后中国电信5G网络推进的后续动作也从未中断过。
2018年9月,中国电信5G联合开放实验室建成首个运营商自主掌控开放平台的5G模型网,并正式启动5G SA(独立组网)测试。
中国移动选择的首批5G规模试验城市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与此不同的是,中国电信开通的多地5G独立组网试点包含全国东西南北多地——苏州、成都、兰州、深圳、雄安,当然同样有上海。
2018年12月,中国电信牵头GSMA AI终端标准制订、完成业界首个SA组网的4G与5G网络互操作验证、成功实现业界首次高速WDM-PON在5G承载的现网应用。
2019年1月,中国电信完成首个基于虚拟机容器技术的5G SA核心网功能测试。
4月18日,中国电信表示,在5G模型网实现了业界首个基于5G独立组网(SA)的语音通话,此前实现的5G通话均为非独立组网(NSA)条件下实现的。
可以看出,当前三大运营商的5G建设如火如荼,各有侧重。有人预测,今年5.17日世界电信日期间,工信部可能发放5G临时牌照,届时各大运营商的5G拼杀必然更为激烈。
征稿啦
IDC圈公众号秉持着「与千万人共成长」理念,如果你有优质的文章:或是行业热点事件、技术趋势的真知灼见,或是深度的应用实践,欢迎投稿、约稿与爆料!
投稿邮箱| admin@idcquan.com
声名:凡注明原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IDC圈网站及所属新媒体号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转载需求,欢迎与admin@idcquan.com联系或留言。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IDC圈”或相关新媒体号名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