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婧 上海报道
信用卡告别“跑马圈地”时代。
2022年7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坦言,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在便利群众支付和日常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一时期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理念粗放,服务意识不强,风险管控不到位,存在侵害客户合法权益等行为。
一位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信用卡是银行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之一。消费者对信用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营销宣传不规范、投诉不畅、不当采集客户信息等。
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发卡数量8亿张,银行卡授信总额为2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6%;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8.62万亿元,同比增长8.90%;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60.39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
规范信用卡息费收取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息费水平披露不清晰,片面宣传低利率、低费率,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利息,模糊实际使用成本,不合理设置过低的账单分期起点或不设起点,未经客户自主确认实施自动分期等问题,导致客户难以判断资金使用成本,甚至加重客户息费负担。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提高信用卡息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在合同中严格履行息费说明义务,以明显方式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并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客户息费负担,积极促进信用卡息费水平合理下行。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信用卡息费收取,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利息等不合规行为受到约束,后续将真实还原为利息收入。因此,利息收入在信用卡收入结构中的占比预计可能小幅提升。
另外,针对信用卡分期业务,《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明确最低起始金额和最高金额上限,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展示分期业务资金使用成本,不得诱导过度使用分期增加客户息费。
提升信用卡服务质效
《通知》共八章三十九条,分为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严格管控资金流向、全面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严格合作机构管理、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披露和严格明示信用卡涉及的法律风险、法律责任,不得进行欺诈虚假宣传,并确保销售行为可回溯。必须严格向客户公布投诉渠道,并根据投诉数量配备充足岗位人员等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强化客户数据安全管理,通过本行自营渠道采集客户信息,不得与违法违规进行数据处理的机构开展合作。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催收行为,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在本机构官方渠道统一公开委托催收机构名称、联系方式等有关信息。
在王一峰看来,随着《通知》发布并实施,预计将有助于缓解信用卡相关消保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线上信用卡业务试点的要求,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通知》明确提出将按照风险可控、稳妥有序原则,通过试点等方式探索线上信用卡业务等创新模式。将按照高质量发展导向,优先选择人民群众服务认可度、信任度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信访投诉要求落实到位,经营理念和风控合规审慎严格,各项整改工作达到监管指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试点。
王一峰认为,中长期来看,居民消费信贷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将从“蓝海”走向“红海”,这一过程将伴随着居民端杠杆率的上行、风险逐步提升和定价逐步下行,最终形成风险与定价的均衡。未来,客户获取、客群经营和风险控制将是金融机构建立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信用卡也将从现阶段的“跑马圈地”进一步转化至精细化经营,金融科技在拓展获客渠道、大数据风控及资产质量监测等方面的重要性也将更为突出。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