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在4月28日举行的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80后”的浦松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得知获奖消息,浦松谦虚地表示,“这是莫大的荣誉,但脚下的路还很长,我从没感觉自己可以松口气,必须要拿出自己最大能力,将我所从事的领域做到国际最顶尖的水平。”
浦松是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石化装备研究所所长,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乙烯工程大型挤压造粒机组的电气设计及控制研究工作,然而在15年前,这项技术领域不仅是在他的公司,甚至在国内都处于“空白”。
“大型挤压造粒机组是我国化工领域最后一个实现国产化的大型动设备,在此之前只有日本和德国的三家企业有生产能力,自主研制这样的‘国之重器’,挑战性可想而知。”浦松对记者谈起了他十多年来的奋斗故事。
“这三年的奋斗,值了!”
2007年,我国组建了大造粒机组国产化攻关国家队,产、学、研、用多方合作联合攻关,誓要打造出这一化工装备领域的“国之重器”。那年,浦松不满26岁,而他要扛起的则是大造粒机组上的“大脑”级别控制装置“电仪控制系统”。
“电气相当于驱动装置,仪表则是控制系统,如果电仪控制系统不稳定,就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大造粒机组就成了‘空壳’,毫无意义。”浦松在公司只做了三年常规产品的电气设计,对于这种国际最顶尖设备的设计构造,几乎是“两眼一抹黑”。他只能靠自己的恒心与毅力到网上找资料,一点点地啃满是专业外文术语的进口设备说明书。
刚起步时,由于对设备工艺操作和控制要求掌握的有限,控制方案不能涵盖所有的控制点,流程的设置也有很多缺陷。浦松就耐心地一点点摸索,一次次尝试,一步步调整,做出最合理的控制方案。“就比如一键开车技术,连锁条件就有两百多条,各条件之间有着极其严格的匹配关系,哪怕是0.5秒之差都会导致设备启动的失败。”为解决各种问题,浦松经常是“蹲守”在厂房里边摸索边理解,甚至有时候几天都会陷入思路的胶着之中,但他始终坚信:“中国人不比老外差,他们能做出来,我们就能做得更好。”
2010年的一天,临近开车的日子,他成宿的睡不着,“成败在此一举”,他一遍遍的在脑海中反复模拟整个开车流程。每一个环节是否合理?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有没有什么遗漏?直到首台套25吨级机组成功开车,浦松的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这三年的奋斗,值了!”
“为了迈向尖端,拼了!”
首台套机组一炮打响后,国内用户求购设备的订单接踵而至。浦松每年都要有一半的时间出差在外,由于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即使在节假日,只要工作需要,他都会立马背上行囊,匆匆奔赴工作现场。这些年来,浦松与家人聚少离多,对于设备的了解都比孩子多,家里的琐事、老人和孩子们的一应事宜,都由他的妻子默默独自承担。“几乎没有在家吃饭的时候,每天到家就是睡觉了,平时一周顶多休息一天,这些年最亏欠的就是家庭。”浦松边说边叹了口气。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决定未来大势。浦松深知,他所从事的大型挤压造粒机组的研发领域,距离国际一流水平尚有一段差距,唯有再接再厉,不断精益研发,争取迈向“大型化”,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用户对于节能增效、绿色低碳的要求,才能彻底稳定国内市场,甚至抓住国际市场的广阔机遇。因此,浦松一方面维系着现有的企业用户,一方面始终在研发道路上不断求索。
2016年,浦松带领团队研制出了国内相变材料挤出领域有史以来第一个工艺包——DTC道路相变自调温材料混炼挤出造粒成套工艺及装置,其工艺流程为国内首创,签订的单条生产线合同额就达到6600万元。2020年,浦松主持设计的35万吨/年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大型挤压造粒机组研制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他正在带领团队进行50万吨/年聚丙烯及聚乙烯大型挤压造粒机组、大型LDPE单螺杆混炼挤压造粒成套装置国产化研制等多个项目的攻关,一旦开发成功将会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市场前景广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名副其实。近年来,浦松先后完成27套大造粒机组的电仪控制系统国产化研制工作,为数十家石化企业承担设备检修及电气改造业务,累计创造产值18亿元,协同上下游累计为用户实现产值700余亿元,并实现机组出口,解决了我国石化重大装备“卡脖子”难题,真正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了我国及辽宁省地方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40岁的浦松信心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了迈向世界尖端,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