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用上“区块链”:自动验证证据真伪,现场调查仅需三步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bitget最新消息:10月26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办理一起网络侵权纠纷案时,首次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实现“一键立案执行”,标志着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应用的切实落地。“以前,案件判决生效以后,如果被告不主动履行判决,当事人需要去法院申请执行立案。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用到执行工作中后,等判决一出来,我们把它生成一个智能的合约,自动去生成一个执行。”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技术人员孙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8年9月挂牌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不断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将之逐渐运用于存证、委托调查、执行等领域。

互联网法院法官在庭审中核对证据。互联网法院供图

电子存证

从多方核查到自动验证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如何校验证据的真实性?面对这一司法实践难题,区块链存证应运而生。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的电子证据开放生态平台——“天平链”,一方面可以对当事人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诉讼文件和证据进行存证,防止篡改,保障诉讼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进行过天平链存证的诉讼证据进行验证,解决当事人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

“天平链”是如何进行存证的?记者了解到,当事人可向第三方存证平台申请电子数据存证,并获得存证证书。版权链将版权链区块的摘要数据在“天平链”上存证,“天平链”返给版权链一个存证编号,版权链再返给用户一个包含在“天平链”上的存证编号以及在版权链上的存证编号的文件。如原告在其平台上存证的电子数据被侵权,同样也可对被侵权证据进行上述存证过程。当诉讼发生时,当事人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进行网上立案,同时提交起诉状、用户身份验证信息、确权存证原文件、侵权线索原文件及包含区块链存证编号的文件,法院通过“天平链”进行自动验证,验证结果会显示涉案证据自存证到“天平链”上后是否被篡改。

校验证据

从一大摞卷宗到32个字节

技术听起来复杂,但据北京互联网法院技术官孙伟介绍,通过“天平链”校验证据,法官和当事人看到的用户界面极度简约:证据真实性校验成功,就能看到一个对钩;反之,则是一个叉。有了“天平链”,校验许多证据时,就免去了线上线下人力比对,呈现在法官们面前的仅仅是简单的“钩”或“叉”。

去年10月,法官颜君第一次见识到区块链存证的便捷。记者了解到,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后受理的第一案“抖音案”开庭前,原告需要对涉案短视频权属、在线侵权情况进行取证。但原告不确定区块链存证能否受到司法的认可,因此,同时使用了公证和区块链取证两种取证方式。颜君说:“为了赶上开庭,原告将公证做了加急、快递,但仍然快不过区块链。跟公证相比,区块链把取证时间从几个月减少为瞬间,把取证的物力成本从一大摞卷宗降低为一个哈希值32字节。”

刘书涵法官说:“线下审理案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当事人不认可证据真实性的情况,很多案件都要申请鉴定,申请鉴定甚至成为了很多案件当事人的一个诉讼策略。”后来,在刘书涵审理一起侵权案的时候,被告的态度非常强硬,拒不承认侵权行为,要求线下核实证据,也拒绝调解。刘书涵突然发现,该案相关证据是在区块链存证平台上进行的取证,同时这个平台也与互联网法院的“天平链”进行了对接,对涉案数据的一致性已经通过了验证。当刘书涵正要以此为突破口去调解时,她接到了被告打来的电话:原来被告得知了“天平链”验证过的证据与线下核实的证据同样有效,遂表示愿意调解。最终,这个案子从立案到调解成功,一共只花了20多天的时间。

现场调查

从耗费数日到简单三步

今年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执行局还完成了首例“公证机构+区块链”委托现场调查。在一起互联网小额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一直没有履行义务。执行法官多次与被执行人联系无果,网络查控系统查询结果也显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原本,为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履行义务能力,法院需要前往现场调查。但北京互联网法院则对接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引入公证机构助力执行现场调查,构建了委托调查机制。

线上委托公证机构进行现场调查仅需简单的三步,就可以得出传统调查中需耗费数日的调查结果。第一步,执行局出具委托调查函,线上与北京方圆公证处对接;第二步,公证员前往现场实地调查,走访物业公司、居委会等,并全程录音录像;第三步,调查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连同视频材料回传法院,同时将全部材料上传至“天平链”。“公证机构+区块链”现场调查机制,利用最新科技,监督公证人员从事司法辅助活动,使得委托调查全过程及调查结果反馈及时上链,做到调查过程真实可靠、不可篡改、可追溯。

2018年至今,“天平链”已完成跨链接入区块链节点18个,已完成版权、著作权、互联网金融等9类25个应用节点数据对接,上链电子数据超过900万条,跨链存证数据量已达上亿条。截至今年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已有221例涉“天平链”证据案件,由于“天平链”强大的威力,相关案件的电子证据争议很小,已经有53余件成功调解或撤诉,其中调解6件、判决10件、准予撤诉37件。记者了解到,目前尚无一起案件对“天平链”取证的证据真实性提出质疑。未来,区块链技术还将拥有更多的司法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