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大同世界 区块链去中央化不是无国界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bitget消息:现在,以区块链为核心组成部分的各种电子货币形式分发多样,而比特币可以称为是他们的先行军,赢得了万千宠爱,单个比特币交易价值超过1000美元,但尽管如此,在笔者看来,比特币等无监管的电子货币无法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货币。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区块链去中心化不是无国界,现实对无监管数字货币说不”的论点,笔者首先要对区块链的概念进行一个解释。

区块链是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同时区块链拥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安全可靠和开放共识四大特点。

简言之,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记账方法。

区块链作为一种用于记录、追踪、检测、转移所有资产的数据库和库存清单。可以用于金融、经济、金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各个领域,用个比较粗糙的比喻就是一本所有人都可以看的账本,所有行为都要记录在案而且难以修改。而也正是这些特性使得其应用场景极其广泛,我们所熟知的比特币、莱特币这类的虚拟货币只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形式而已。而像选举、房地产、医疗、工业生产、物联网,物流、拍卖等等很多行业都可以用到。

看起来似乎世界再一次成为了平的。而可以肯定,去中心化的方式为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狗狗币等电子货币提供了一种能够跨越国别的国际货币。但现实却是,无监管的区块链货币不可能形成一种完全无国界、世界大同的模式。

让“度娘”告诉你这些概念有多火

听说过比特币,但不知道他是什么,更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鬼?让我们一起从下面这两张百度指数中看一看“比特币”、“区块链”这两个概念有多火!

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的搜索高峰期要比区块链早2年左右。我们可以看到,比特币在2013年11月就迎来了第一个搜索高峰期,搜索指数接近18万,而彼时的区块链搜索指数仍然为零……

比特币百度指数

区块链的百度指数的出现则是受到2015年10月首届全球区块链峰会召开的影响,直到2016年1月,央行宣布推出数字货币,区块链检索才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期。可以看出,在中国比特币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作为一种炒作方式获得了认可。但是当时大多数人并没有涉及到比特币的底层架构,没有意识到区块链的可发挥空间究竟有多大。

区块链百度指数

如今,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已经超过1000美元,达到三年前下跌33%,之后来又一个峰值,看似风头正胜;但是,从P2P角度来看,建立在比特币高价,挖矿机盛行基础上的成功,一旦受到成本、政治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量节点推出网络,将可能为P2P网络、区块链网络带来不稳定性。2016年6月发生的Dao事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AO项目被黑客攻击,导致价值6千万美元的以太币被劫持)类似的完全问题也为区块链货币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三大原因让区块链无国界成笑谈

“区块链无国界”这六个字单拿出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那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落在现实中,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原因很简单:国情。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特币再火热也无法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就像是Uber再牛,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没有央妈的支持,也只能夹尾巴走人。

1、政府干预,是必然。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铸币权归于国家,正是因为国家有着货币发行的权力,政府才能对这个国家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金本位体制彻底瓦解,形成了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这实质上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后来美元相继两次宣布贬值,但目前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这种货币结构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世界的稳定。一旦区块链货币真正要进行全球性普及,就意味着各国央行将失去货币的控制权。

而且,目前已经有厄瓜多尔等一些国家宣布禁止比特币,建立自己的“国家数字货币”。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也都碎区块链予以高度重视,计划推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2、技术痛点多,落地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专家的介绍,区块链一定会遇到分布式系统中的CAP原理,也就是,在可分区、一致性、可及性三者间只能满足其二。也就是说,区块链在高效率低能耗、去中心化和安全三个方面,也能只选其二,存在“不可能三角”悖论。

其次,区块链的技术逻辑决定了区块链的计算力无法像云计算一样,以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对外输出和产出价值。同时,区块链的安全保障问题(如毒品交易网站“丝绸之路”)也难以彻底解决。

“丝绸之路”网站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区块链是一种向全网同步传播消息的广播方式。这种方式很容易带来广播风暴,对底层网络带宽的消耗过大,容易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甚至瘫痪。

3、即便是技术领域,“世界大同”也不存在。的确从古至今,有很多仁人志士怀揣梦想建立一个大同世界,但却从未成功。区块链就像是技术层面的一种“世界大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同等重要。

但现实却是看似开源的、开放的产业形态,实则在经过时间冲刷后,也将迎来“代码及标准”的现实困境。一旦代码形成规模,代码贡献量最大的人,将成为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少数人。

区块链技术痛点多 产业模式仍在升级

从区块链自身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记录价值信息、记录商品服务的交易和位置信息的区块链1.0时代和制定未来规则的智能合约阶段,即区块链2.0时代(也有人认为区块链3.0是超金融领域)。从区块链的分来来看,可以根据记录对象不同分为共有链、私有链和混合链;也可以根据证明机制不同分为工作量证明(PoW)机制和其他证明机制(如PoS股权证明机制、PBFT拜占庭容错机制等)。

无疑,区块链在去中心化、去中介的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交易效率,减少了交易成本,但是作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在可追踪性与开放性方面的优势,却是通过牺牲传统数据库CURD(创建Create、更新Update、读取Retrieve和删除Delete)中的可更新性与可删除性来获得的。这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在获得了“无法篡改”和“不可抵赖”能力的同时给网络带来极大的潜在压力。

表面来看,区块链是一种难以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技术,因为这一技术的核心属于公共数据,只有重大补充和改良才可以获得专利。据统计,全球已经有24多个国家正在投资区块链技术,80%的银行将在2017年前启动区块链项目,90多个中央银行加入了区块链讨论,90多个公司加入了区块链联盟。在过去三年里,区块链的风险投资超过了14亿美元,产生了2500+的区块链相关专利。也就是说,区块链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正在引起一场专利之战。

如此看来,现在就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全盘接纳还为时过早:大量的区块链痛点需要解决,去中心化能否承受“代码及标准”的部分中心化的挑战,缺乏监管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也许会成为违法行为的滋养地。尽管我国Fintech发展迅猛,但我国相关部门也曾表示,如果风险和监管没有解决之前,区块链的技术不可能大面积的应用,最多是试点。所以说,在区块链技术仍存在大量痛点的情况下,无论比特币价值再高,概念再火,都不可能出现广泛应用的情况。因为在没有政府监管的环境中,不可能出现一种真正普及的无国界货币。